小丫跑兩會:武漢工人村裡的安居夢
  【武漢青山區30多平方米的棚戶房內蝸居著祖孫三代5口人,他們需要常年忍受惡劣的生活條件。搬遷夢何時能圓?】
  在許多城市,尤其是一些老工業基地,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因為建設的需要而聚焦了大量的產業工人。他們住在臨時簡易居住區,逐漸形成了現在的棚戶區。武漢青山老工業棚戶區就是如此。那裡有上萬戶居民平均居住面積不到50平方米,條件十分簡陋 ,從2007年4月開始,青山老工業區棚戶區開始改造,經過6年分期分片的改造之後,現在還剩下2000多戶人家等待拆遷。
  30多平方米的蝸居住五口人 棚戶區居民渴望安全、衛生、舒適的住房環境
  在武漢青山區這片工礦棚戶區,我們見到了66歲的夏謀階,他1966年進入武漢金屬容器廠工作,一來就住在這一片棚戶區里 ,前後換了三次住房,卻都一直沒離開過這裡 。
  武漢市青山區棚戶區居民夏謀階:這就是我們的客廳,一般的不來客,你想招待一下子,坐都坐不下,不管是天冷也好,天熱也好,來了客人就到院子里吃飯,所以說這個客廳,我實際上跟你講,這根本算不了客廳。
  老夏這間30多平方米的蝸居裡,擠著住了祖孫三代五口人。為了讓孩子們住得寬敞點,他和老伴擠在一張不到一點五米寬的床上。而所謂的廚房和浴室,都是在外面自己搭建的,在生活中存在諸多的不便。
  老夏:在這洗衣服。
  老夏老伴:就是這麼一點點小屋,洗澡,退休了沒有位置洗澡了。這裡面洗澡間。
  就在這局促的空間裡面,夏師傅一家盡可能的利用所有能利用的空間。但是,其它的還好將就,只有上廁所是一個無法解決的大難題。從他家到距離最近的公廁,也要將近一百米。
  老夏:不方便有時候不光是小便,有時候大便也在裡面,因為廁所太遠了,冬天把衣服都穿了,再起來,那多長時間了,所以很不方便。
  老夏說,多年來自己已經習慣了生活上的種種不便,只是這周圍環境的髒亂,非常影響他們的生活。這條家門前的排水溝不僅藏污納垢,而且還有老鼠和蛇出沒。
  老夏:這個明溝耗子就多了,耗子多了,我們只能全部都蓋起來,蓋起來耗子就少一點,不然的話耗子就猖狂得很。
  老夏老伴:我們家的鞋子都被咬破了,在裡面下崽。
  老夏說,每天晚上12點左右的時候,他都要揭開蓋子檢查一下,擔心會有老鼠等小動物爬進家裡。不過這些蓋子也直接影響了雨水的排泄,去年7月份,武漢遭遇了50年一遇的暴雨,整個棚戶區里更是屋裡雨水倒灌,污水橫流。
  老夏:你看那個牆都搞了幾次還是垮,這就是潮濕,粉刷的牆粘不上去,所以說這個房子對人的身體相當不利。
  在老夏生活的這片棚戶區里,道路彎曲狹窄,房屋低矮破舊,每天家家做飯炒菜,油煙繚繞,老舊的房屋裡隱藏著不少安全隱患。
  老夏:你看我們這房子都是幾十年的,又沒有維修。那就是油氈子,那就是掉了。有時候小孩子在這裡堆著樹葉子玩火,就可以把這個房子燃著了,整個這一片就完了,因為救火龍進不來,消防車進不來。
  夏天擔心下雨,進入冬季以後,老夏和他的鄰居們最擔心的就是防火的問題,水與火已經成為他們的一塊心病。
  事實上,早在2007年,青山區就已經啟動棚戶區改造一期工程,現在已經有8000多戶棚戶區住戶住進了新樓,眼睜睜看著自己的老鄰居、老同事一個個的搬進了新居,老夏更加期待明確的搬遷時間 。
  老夏:你看到那一片樓房,又美觀,又整齊,又好看,原來要跟我們棚戶區是一模一樣的,現在它的居住條件,已經是從一個地上到了天上,我們現在還是這樣,下雨就漏雨,下大了就淹水。
  1980年搬進來的時候,老夏在門前栽了一棵梧桐樹。如今34年的過去了,小樹已經長成參天大樹。它見證了女兒的出生、結婚、生子,也承載了老夏搬進新居的夢想。他的夢想很簡單,就是希望能有個大一點的餐廳,能讓家人朋友一起坐在飯桌前,好好吃一頓團聚的飯。
  老夏:我覺得把餐廳搞得稍微富麗堂皇一點,我就把我的親戚朋友都請來,我說再也不要讓你們在外面吃飯了,讓他們來跟我共同享受住進新房子的第一頓美餐。
  夏謀階告訴我們,現在他稍感欣慰的是,按照區里的整體規劃,他們的新房有希望在年內動工,搬進新房的日子終於可以倒計時了!
  夏謀階親手栽下的梧桐已經長成參天大樹,這顆大樹見證了兩代人在這裡出生,成長,也見證了這個家庭對於新居的渴望,他們的願望將會在什麼時候實現呢?
  王小丫:從2007年開始,武漢市啟動了實施青山棚戶區改造,規劃興建臨江港灣和青宜居等兩個小區,陸續搬遷的了1萬多戶居民,他們的新小區,新家園是什麼樣的?他們的生活正在產生怎樣的變化?
  昔日棚戶區今變高樓大廈 改造工程讓居民住上滿意新房子
  今年61歲的胡德江已經在青山區的棚戶區住了整整40年,他的房子現在已經被拆遷,他現在住在臨時的租住地。
  武漢市青山區棚戶區拆遷居民胡德江:他們要拆遷之前通知我了,我就找到這裡來了。因為我兒子要結婚了,談了朋友了,我把裝修費裝到那裡面,那裡面要拆遷我划不來,再一個結了婚以後孫子上幼兒園方便一些,這樣才走過來的。
  2010年,胡師傅居住的棚戶區納入了武漢市青山老工業區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計劃,他以前居住的棚戶區已經被拆遷,新家正在建設之中,他對建設中的新家非常的期待。
  原先比工人村,高的高,低的低,搭的棚子要強多了,現在青宜居的房子都集中在一起去了,環境要強了,那些工人生活住了30多年,35年,那都是紅磚搭的。
  胡師傅的新房就是在原來棚戶區拆遷後的地方新建起來的,由於距離不遠,胡師傅幾乎是每天都要去瞭解一下新房建設的進度,他熱情地邀請大家一起去看看。
  物業公司經理:你好,老師傅,請問有什麼事?
  胡師傅:我來看房子,沒有家鑰匙,我急於求成,我在外面租房子。
  物業公司經理:您的心情我非常理解。
  胡師傅:我非常高興,你們這環境蠻好。
  物業公司經理:我非常理解您的心情。你要這樣子,因為我們的房子交付時間還沒有到,所以說我還是給您開一個便利。
  胡師傅的新家就在眼前的這個剛剛建成的小區里。新房的驗收還沒有結束,還不能讓業主參觀。但瞭解到老胡那種迫切的心情後,所以也讓他看了看他的新房。
  胡師傅:來,進來。
  物業公司經理:您看看房子朝陽,空氣陽光各方面都不錯。
  胡師傅:這是廚房。
  物業公司經理:對,您的廚房,全新的基礎設施,配套設施,煤氣表,我們基本上已經裝備了。
  第一次進到自己的新家,61歲的老胡興奮的像個孩子一樣東瞧西望,逐一仔細的查看每一間房間。站在新房的陽臺上,望著自己曾經住過的棚戶區現在已經變成了高樓大廈,老胡特別感慨。
  胡師傅:天一州大橋,鐵路、公路兩用橋,這是過江的,這是高中,這是初中學校,這是小學在這裡。我原先的老家在那邊,這兒的環境可以。
  工作人員還告訴了老胡一個讓他特別高興的消息,3月底他就能拿到新房的鑰匙了,他將和其他1000多戶居民搬進這個新小區。
  在青康居的對面,是已經建成的青宜居小區,對於新的居住環境,原本也生活在棚戶區的俞望香和愛人,感覺就更真實了。
  武漢市青宜居小區居民俞望香:來到這兒以後,有了這個政策以後,很高興,我起碼上廁所不用出去,我樓下下雨,我買點菜丟到屋裡做,個把星期沒得關係。
  武漢市青宜居小區居民餘敦浩: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剛纔講的那樣的環境,現在屋裡乾乾凈凈,沒有蟲子,那個時候什麼都危險,不是怕老鼠就是怕蟲子,現在連蒼蠅蚊子都沒有了。
  說起現在的住房,俞望香夫婦似乎有很多話想說。小區周邊一應俱全的配套設施,極大地提高了他們的生活質量。
  據瞭解,2007年4月,武漢市就啟動了青山老工業區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工作。在青山區工人村地區利用經濟適用住房優惠政策,先後建成了臨江港灣、青宜居、青康居3個大型還建小區,拆遷安置涉及11142戶家庭、常住人口接近4萬人,約占青山區總人口的十分之一。2010至2013年武漢市共下達棚戶區改造計劃項目52個,計劃拆遷棚戶區居民11.85萬戶、1440.41萬平方米。截止到2013年底,累計完成各類棚戶區改造14.53萬戶。
  王小丫:看到這些設施齊備,功能完善的新小區,我打心眼兒里替他們高興。但是跟其它城市一樣,棚戶區改造需要大量資金,那麼如何才能更好地解決資金問題?大規模投入會不會給地方政府帶來新的債務風險?在兩會期間,一些代表和委員也對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議。
  棚戶區改造定要與城市發展相結合 設計建造應以人為本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走以人為本,遵循發展規律的新型城鎮化道路,改造約1億人居住的城鎮棚戶區和城中村。全國政協委員李稻葵認為,棚戶區改造一定要和城市發展結合起來。
  全國政協委員李稻葵:應該是綜合地利用土地,而不是說在棚戶區上就建一些低收入的房子,相反是把棚戶區這塊地,根據城市發展的客觀的需要,把它綜合開發,既有商業的用途,也有公共設施。
  對於棚戶區改造之後的新社區,李稻葵委員建議,應該實行低收入群體和其他收入群體的混居模式。
  全國政協委員李稻葵:國外的經驗表明,低收入人群最好不要把他們單獨地孤立起來,在城市中間形成一個低收入島住在一塊,這個不好,這個對於低收入人群,尤其是年輕一代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比較好的辦法,是有一定的混居,就是低收入人群住的房子和中高收入人群住的房子要有一定的混居。
  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認為,雖然棚戶區改造是解決低收入群體的基本住房需求,但在設計建造時,也要以人為本。
  全國政協委員賈康:這種設計不能求戶型很大,不能求檔次很高,但是要求設計的盡可能的還是符合老百姓的意願,在棚戶區改造的這個概念上,它提供的是中小戶型,但是還是盡可能地按照人本主義這樣一個考慮,盡可能的使入住人感到滿意和舒適。
(編輯:SN02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i93yinv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